山农珍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章 中医养生夏季养生有"道":中医千年智慧,助你安然度夏,日常养生常识,山农珍姨,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运动之法:动静结合强体魄,适时适度养元气
夏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节,但需根据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建议以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为主,这类运动注重气息调和与肢体舒展,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就像微风拂过湖面,既能泛起涟漪,又不会打破湖水的平静。
八段锦作为传统养生功法,动作简单易学,功效显着。其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通过双手上举拉伸,可调节全身气机,促进气血运行,仿佛将身体的每一个管道都疏通了一遍;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一手上托一手下按,能有效增强脾胃功能,如同给脾胃做了一场温柔的按摩;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通过脊柱的旋转摆动,有助于清心泻火,让烦躁的情绪随着动作烟消云散。每日练习1 - 2次,每次15 - 20分钟,长期坚持可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想象自己在练习八段锦时,就像一棵随风摇曳的竹子,柔韧而有力。
太极拳以掤、捋、挤、按等十三势为基本方法,动作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练习时要求\"用意不用力\",通过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均匀深长的呼吸,使身心高度放松。太极拳不仅能锻炼肌肉骨骼,更能调节神经系统,对改善睡眠、缓解压力有显着效果。可以将练习太极拳比作在心中绘制一幅山水画,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笔优美的线条,在动静结合中达到身心的和谐。建议每周练习3 - 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运动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清晨5 - 7点,气温相对凉爽,空气清新,此时进行户外活动,既能避免中暑,又能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激发人体活力。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为宜,过度出汗会导致阳气外泄、津液耗伤。就像燃烧的蜡烛,过度消耗会缩短寿命。若运动中出汗较多,应及时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维持电解质平衡。
运动前后的准备与放松同样不容忽视。运动前进行5 - 10分钟的热身活动,包括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后进行慢走、深呼吸、按摩等放松活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身体恢复。此外,夏季运动要避免在风口处进行,运动后不要立即吹空调、洗冷水澡,应待汗液自然消退后再进行降温,防止寒邪入侵。这就像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它慢慢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情志之调:宁心安神戒躁怒,豁达开朗养心神
夏季阳气浮越于外,人体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出现烦躁易怒等情况。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夏季与心气相通,情绪的剧烈波动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黄帝内经》提出的\"使志无怒,使气得泄\",为夏季情志养生指明了方向。就像在炎热的夏天需要给情绪降降温,保持内心的平静。
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情绪。听音乐是很好的放松途径,选择古典音乐中的《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曲目,其舒缓的旋律能帮助平复烦躁情绪,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山水之间;阅读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让人沉浸其中,忘却烦恼,就像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绘画、书法等艺术活动则有助于培养专注力,使人内心平静,每一笔的勾勒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此外,与家人朋友聊天交流,分享生活点滴,也能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就像给心灵打开一扇窗户,让阳光照进来。
亲近自然也是调节情志的有效方法。夏季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如登山、郊游、湖边漫步等。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秀丽景色,能让人忘却城市的喧嚣,舒缓身心。想象自己漫步在湖边,听着蝉鸣,看着夕阳,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湖水的波纹渐渐散去。适当的社交活动同样重要,参加兴趣小组、社区活动等,既能丰富生活,又能增进人际关系,使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五、多维养生:防暑祛湿护阳气,细节之处见真章
防暑降温:夏季气温高,防暑工作尤为重要。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若出现头晕、乏力、口渴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将防暑降温比作一场与炎热的战斗,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防湿祛湿:夏季多雨潮湿,人体易受湿邪侵袭。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阴冷的地方。饮食上多食用薏米、赤小豆、芡实、茯苓等祛湿食材,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中医外治法如艾灸、拔罐等也有很好的祛湿效果,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能温阳健脾、利水渗湿;拔罐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帮助排出体内湿气。想象湿邪是身体里的一团乌云,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把它驱散,让阳光重新照耀身体。
保护阳气:夏季虽然炎热,但不可过度贪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设置在26c左右,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防止寒邪入侵。冷饮、生冷食物要适量食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可适当食用生姜、红枣等温热性食物,既能温中散寒,又有助于保护阳气。晨起饮用一杯温开水,也能起到温暖脾胃、促进阳气升发的作用。就像在炎热的夏天给身体穿上一件薄薄的保暖衣,保护好体内的阳气。
\"夏三月,此谓蕃秀\",夏季不仅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更是调养身心的关键时期。通过顺应天时调整作息,选择适宜的饮食与运动,注重情志调节,做好防暑祛湿等细节,我们便能将中医养生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当我们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古老的养生法则,便能在炎炎夏日中保持身心舒畅,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春夏养阳\"的养生目标。让我们在这个夏天,与自然同频,滋养身心,收获健康与活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