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劝说朱标!捕鲸不可忽视!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8章 劝说朱标!捕鲸不可忽视!,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劝说朱标!捕鲸不可忽视!
翌日天刚蒙蒙亮,天津港口的喧嚣尚未完全褪去,太子标已整装待发。</p>
他看着被小心装载上大船的鲸骨架,转头看向一旁还在揉眼睛的朱高炽和朱雄英,沉声道:“收拾东西,跟孤一起回京师。”</p>
谁知他刚一开口,朱高炽就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大伯,我不回去。”</p>
朱标脸色一沉,神色不善地盯着他:“兔崽子,你还要待在天津干什么?难不成还想再去惹一头巨鲸回来?”</p>
朱高炽却梗着脖子,脸上没了往日的嬉皮笑脸,认真道:“大伯,这东海的贸易刚有起色,捕鲸业却才刚开始,必须得有人盯着。”</p>
朱标眉头顿时一皱:“捕鲸业真有这么重要?”</p>
在他看来,猎杀一头巨鲸已是奇功,难不成还能当成常态?</p>
“当然重要!”朱高炽往前凑了两步,语气急切,“这可不是捕一头鲸就完了。您想啊,鲸油能制火药,鲸皮能做甲胄,鲸肉能济灾民,光是这一头鲸就有这么多用处,要是能成规模地捕鲸,水师的军费、沿海的民生,都能靠着这个盘活!”</p>
“事实上,捕杀鲸鱼堪称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朱高炽摸着下巴,眼神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精明,“这海里的巨鲸可不是只有一头,只要摸清踪迹,便能持续捕猎。朝廷必须将其牢牢控制在手里,海上的巨利最能牵动人心,绝对不可视而不顾!”</p>
朱标听着,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p>
他这才明白,朱高炽想要的根本不是捕杀一次鲸鱼的功劳,而是要将这事儿发展成一门长久的产业——这小子的心思,远比他想的要深。</p>
“您想啊,”朱高炽见他沉思,又趁热打铁道,“只要有利可图的地方,就会有人拼命往里挤。现在咱们开了头,要是不立下规矩、攥紧主动权,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无数私船偷偷出海捕鲸。到时候鱼龙混杂,不仅容易出乱子,朝廷还得白白损失一大笔收益。”</p>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郑重:“与其让那些私商占了便宜,不如朝廷牵头,定下章程——哪些海域能捕、哪些季节能猎、捕上来的鲸油鲸肉如何分配,都得有个章法。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水师的进项,又能避免海上乱象,百姓子民也可以从中获利,岂不是一举多得?”</p>
朱标缓缓点头。</p>
他何尝不知道“利”字的分量?当年开海禁时,多少人盯着海上贸易的油水,若非朝廷把控着主要航道,早就乱成一锅粥了。</p>
这捕鲸之利比寻常贸易更甚,若是放任不管,后果不堪设想。</p>
“你是想让水师专司此事?”朱标问道。</p>
“正是!”朱高炽眼睛一亮,“水师熟悉海况,又有战力,由他们负责监管捕鲸、收取税利,再合适不过。既能让水师有事可做,又能把这巨利攥在朝廷手里,一举两得。”</p>
太子标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p>
水师如今的业务确实日渐丰富了。护航往来的商队能收取护送费,捕杀巨鲸能通过售卖鲸肉、提炼鲸油获利,再加上后续可能发展的其他海上营生,这些进项加起来,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p>
如此一来,朝廷便不必再为水师的钱粮过度操心。</p>
不必从国库中挤出大笔银子来贴补,水师自己就能做到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有盈余上交或是投入到自身建设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