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鲸骨刻夏获
伊鲁卡老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鲸骨刻夏获,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伊鲁卡老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季的东南诸岛正值一年中最丰饶的时节。
东海渔汛如期而至,银鳞鱼群在碧波下翻涌如星河,渔舟归港时,船舷几乎要没入水中。
各个岛上的渔娘们赤着脚在码头穿梭,竹篮里活蹦乱跳的鱼虾还带着海水的咸腥。
岛上的梯田泛着金浪,早稻沉甸甸地垂首,每一粒谷子都饱含着阳光的味道。
这是东海特有的恩赐,温暖的海风让稻米一年能熟两季,连最贫苦的人家谷仓里也堆着新磨的米面。
桃林深处,熟透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粉白的蜜桃、绛紫的李子,还有南方罕见的荔枝,都在这个时节竞相献出甘甜。
岛上的姑娘们挎着竹篮采摘,不时被枝头溅落的露珠打湿罗裙。
最热闹的要数酿酒坊,新酿的桃花蜜正在陶瓮里发酵,甜香混着海风飘出十里。这个时节的花蜜格外醇厚,能酿出上最好的\"醉东风\"。
岛民们都说,好年景是东海龙王开恩。于是每年六月望日,家家户户都会捧着新米、鲜果和头网渔获,在海神庙前的广场上摆起长桌。
桃花岛主黄药师虽向来离经叛道、厌恶俗礼,但每年六月,仍会在临海礁石上设一方青案。
新采的桃花酿作酒,初熟的枇杷盛在陶盘,配上哑仆清晨网得的几尾鲷鱼。他自不信什么龙王鬼神,只是这东海潮汐涨落,到底滋养了他半世孤悬的岛居生涯。
哑仆们击响青铜磬时,黄药师负手望天,海风将他的青袍吹得猎猎作响,倒像是替那些不会说话的仆人,向这片喜怒无常的汪洋还个虚礼。
后来,桃花岛每年六月的夏获节,竟成了东海一桩奇事。
黄药师虽仍不屑鬼神之说,却也不阻哑仆们张罗。他们虽口不能言,但采新米、奉鲜果、备渔获,动作利落如潮汐有信。
祭台设在临海的听潮崖上,青瓷盏盛着桃花酿,竹编盘托着金鳞鱼,哑仆们以手语祝祷,海风将他们的衣袍吹得簌簌作响,倒似替无声之人诵念祷词。
偶尔有过路的渔夫远远望见,传言便愈发离奇:有人说黄药师以奇门遁甲召龙王爷饮酒,有人说哑仆们其实是东海鲛人,上岸还愿……
黄药师听了,不过冷笑一声,依旧负手立于崖边,任潮声吞没流言。
只是年复一年,潮涨潮落间,这仪式竟成了桃花岛的一部分。如同哑仆们沉默的忠诚,或是岛上桃花开谢,不必问缘由。
后来郭靖携妻女定居桃花岛,岛上便多了几分热闹。
黄药师起初尚能忍受,待到外孙女郭芙咿呀学语、满岛乱跑时,他终是眉头一皱,拂袖而去。
临行前只对哑仆比了个手势,意思是夏获节照旧。横竖他不在,也听不见孩童聒噪。
谁知郭芙自三岁起便记住了这个节日。
头一年见哑仆们捧出缀满珍珠的贝壳风铃作祭礼,她踮脚要去抓,被黄蓉笑着抱开。
第二年她已晓得这是\"给龙王的宝贝\",却偏要爹娘给她也备一份。
待到八九岁时,她干脆扯着郭靖的袖子嚷道:\"龙王哪里需要这许多东西?不如分我一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