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归途余烬
么晒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归途余烬,姨妈姐妹齐上阵免费阅读,么晒晒,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匹健马拉着簇新的乌篷车,马蹄踏在夯实的官道上,发出清脆规律的“哒哒”声,将身后蜿蜒的山路飞速抛远。
来时深一脚浅一脚跋涉了半个多月的路程,此刻在车轮飞转间,仅仅七日便已望见常德府那熟悉而破败的轮廓。
车帘被一只骨节粗壮的大手撩开一道缝隙,徐娇娇探头向外张望。
熟悉的景象涌入眼帘,但已不复初离时的凄惶绝望——肆虐的洪水早已退去,留下大片大片泥泞干涸的河床,像大地丑陋的伤疤。
被冲垮的房屋残骸,朽木与断砖散乱堆积,无人清理,在夕阳下堆砌成一片阴霾。
瘟疫的阴云似乎也散尽了,空气中那股令人作呕的腐败污臭被干燥的尘土味取代,但死气依旧顽固地笼罩着这片饱受摧残的土地。
官府的赈济和重建却仿佛从未有过,只有自然的野草,在废墟的缝隙间顽强地钻出点点新绿。
“这地方……还是老样子啊。”徐娇娇放下车帘,声音闷闷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涩意。
车厢内光线昏暗。
卫莲闭目靠在厢壁上,仿佛睡着,浓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浅浅的阴影。
不远处卫听澜挨着唐柔坐着,正小声说着什么,引得唐柔嘴角挂着惯常的、带着纵容的淡淡笑意。
马车外,唐门其他几位弟子策马跟随,亦步亦趋。
“齐家坳就在前面不远吧?”卫听澜忽然抬起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故地重游的兴奋,“咱们顺道去看看齐鹤他们如何?也不知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种子种下去没有?”
徐娇娇闻言,眼睛也亮了起来:“对呀!去看看吧,村子肯定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她看向卫莲,带着期待。
卫莲眼皮微微一动,并未睁开,只是几不可查地轻轻“嗯”了一声,算是默许。
唐柔的目光扫过卫莲平静的侧脸,又落在卫听澜充满期待的脸上,温和地笑了笑:“也好,天色尚早,你们去看一眼也无妨。”
她语气轻缓,带着一种万事皆可包容的从容,只要不涉及底线,她总是乐意满足卫听澜这点小小的要求。
于是,车马在临近齐家坳的路口停下。
唐柔带着唐门弟子留在车旁等候,卫莲、徐娇娇和卫听澜三人下了车,朝着记忆中的村口走去。
脚下的土路依旧坑洼不平,越靠近村子,那份记忆中的宁静便越显得遥远。一种异样的寂静提前攫住了他们。
没有鸡鸣犬吠,没有孩童嬉闹,甚至没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当那个熟悉的、歪歪扭扭写着“齐家坳”三个字的木牌坊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三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牌坊依旧,但牌坊后面的村庄,却像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抹去了所有生气。
眼前哪里还有半点人烟?
一片狼藉的废墟无声地撞击着他们的视线——倒塌的篱笆横七竖八地纠缠着,如同被扯烂的破布条,几间勉强还立着的茅草屋,屋顶塌陷了大半。
地上散落着碎裂的瓦罐、翻倒的破旧纺车、几件辨不出颜色的破烂衣物、几只豁了口的粗瓷碗,甚至还有半碗早已发馊霉变的粥糊糊,引来几只嗡嗡飞舞的绿头苍蝇。
卫莲缓缓扫过这片破败。
倒塌的土墙根下,一团深褐色的、近乎黑色的污渍黏在泥土和碎石上。
他脚步顿住,视线在那团污渍上停留了片刻。
那形状,那颜色,他曾在无数个阴暗的角落见过——那是早已干涸、渗入土中的血。
不止一处。
几步开外,一堆散乱的稻草下,又隐约透出同样的暗沉色泽。
卫莲的心无声地沉了下去,沉入一片冰冷漆黑的深潭。
“人呢?”徐娇娇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她茫然地环顾四周,试图在废墟中找出一点活人的痕迹,“他们……是不是搬到别的地方去了?水退了,瘟疫也没了,他们去找更好的地方重建村子了吧?”
她的声音越说越小,带着一种近乎祈求的天真,试图为眼前的一切找到一个不那么残酷的解释。
卫听澜也皱紧了眉头,他走到一处倾倒的灶台旁,弯腰捡起一只小小的、磨得光滑的木陀螺,那是他上次来时,孙家的小儿子石头最心爱的玩具。
“走得这么急?连石头最喜欢的陀螺都不要了?”他喃喃自语,目光扫过满地狼藉,最终也落在了卫莲刚才注视过的墙根下。
那深褐色的印痕让卫听澜心头莫名一跳,一个更符合他认知的念头冒了出来:“你们说……是不是齐鹤他们上次去府衙讨说法,被官府抓走了?关起来了?所以村里人才搬走了避风头?”
他看向卫莲,寻求着认同,这个解释至少比徐娇娇的猜测更接近他所能想象的“坏事”的范畴。
而卫莲始终沉默着。
冰冷的现实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舌根——徐娇娇眼中那点残存的光亮,卫听澜话语里那份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特有的、对“官府”还留有余地的揣测,都让他喉间的石块更加沉重。
真相?
那血渍无声诉说的真相,远比卫听澜想象的“抓走”要黑暗、要血腥百倍。
说出来,除了让这两个尚未完全见识过世间至暗的人徒增恐惧和无力,还能改变什么?能复活那些消失的村民吗?能让这腐烂的制度改弦更张吗?
他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腐朽尘埃的空气,那空气冰冷刺肺。
最终,他只是幅度很轻地摇了摇头,依旧一言未发。
沉默,是他此刻唯一能给予的,也是唯一合适的回应。
卫莲转过身,不再看那些刺目的痕迹,声音低沉而疲惫:“走吧。”
暮色四合,残阳的最后一点余晖挣扎着沉入地平线,将齐家坳的废墟染成一片凄凉的暗红,随即被迅速涌上来的灰蓝夜色吞噬。
三人沉默地沿着来路返回,脚步沉重地踏在归途的尘土上,每一步都像踩在心头未散的阴霾里。
来时那点因车马便利而生的轻快,早已荡然无存,被一种沉重的、不祥的预感所取代。
回到车旁,唐柔的目光在三人异常沉重的脸色上掠过,没有多问,只平静地吩咐道:“天色已晚,今夜便在武陵城歇脚。”
她声音温和,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暂时隔开了那令人窒息的废墟景象。
车马重新启动,驶向不远处的武陵城。
夜色下的武陵城,如同一只蛰伏在巨大阴影里的疲惫巨兽。
城门洞开,守门的兵丁无精打采地倚着城墙,对进出的稀稀拉拉行人视若无睹。
街道两旁,零星亮着几盏昏黄的灯笼,光线微弱,勉强勾勒出低矮房屋歪斜的轮廓,更多的房屋则隐没在浓重的黑暗里,门窗紧闭,死气沉沉。
那场滔天的灾难虽已过去,但它抽干了这座城的精气神,只留下苟延残喘的空壳,被一种愁云惨淡的阴霾死死捂住,透不过气。
车马最终停在城内一家看起来还算齐整的客栈前。
客栈大堂里只点着两盏油灯,光线昏暗,勉强照亮几张空荡荡的桌椅。
掌柜的是个干瘦的中年人,眼袋浮肿,脸上刻满了愁苦的皱纹,他无精打采地拨弄着算盘珠,看到唐柔一行人进来,也只是勉强挤出一点职业性的笑容,声音沙哑地招呼伙计安置车马,引客人上楼。
“要三间上房,清净些的。”唐柔言简意赅,递过一锭银子。
“好嘞,客官楼上请!”伙计点头哈腰,忙不迭地引路。
一行人正要踏上通往二楼的木楼梯,一阵突兀而刺耳的嘈杂声猛地从客栈大门外斜对面炸响!
“砰!哗啦——!”
是重物狠狠砸在木质门板上的闷响,紧接着是陶器或瓷器碎裂的刺耳声音。
“老东西!活腻歪了?!保护费拖了几天了?!嗯?!”一个粗犷凶狠的男人声音咆哮着,如同破锣刮擦。
“大爷!大爷饶命啊!求求您再宽限几天!这几天实在……实在是没有生意啊!”一个带着哭腔的中年男人声音苦苦哀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