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府城见闻
我热痢的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府城见闻,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我热痢的马,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宁府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在冬日稀薄的晨光中,向初来乍到的少年彻底展露出它庞大而喧嚣的躯体。
李明站在“悦来客栈”二楼那扇窄小的后窗前,推开窗棂,一股混杂着各种气息的凛冽空气涌入肺腑:燃烧木柴的烟火气、远处飘来的食物香气、牲口粪便的臊臭、还有无数人活动聚集所散发的、独属于大城的浑浊暖意。目之所及,不再是青浦熟悉的低矮瓦檐和空旷街巷,而是密密麻麻、高低错落的灰色屋顶,如同汹涌的波涛,一直蔓延到视线尽头那高耸巍峨的城墙之下。
“明哥儿,快看下面!”张铁柱趴在另一扇临街的窗前,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李明走到前窗。
客栈楼下便是相对僻静的巷子,但仅仅几步开外,就是一条宽阔的主街。此刻虽天色尚早,街上已是车水马龙。
各色车轿穿梭不息,有装饰华丽、帘幕低垂的官轿,有驮着沉重货物的骡车,也有轻便的驴车和独轮推车。行人摩肩接踵,汇成一股川流不息的人潮。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商士绅,步履悠闲;挑着担子、吆喝叫卖的小贩,脚步匆匆;短打褐衣的脚夫扛着沉重的货物,脊背弯成一道沉重的弧线;还有更多像他们一样,背着书箱或箱笼、穿着青衿长衫的年轻学子,脸上带着相似的紧张、期待与新奇,如同汇入大海的溪流,融入这庞杂的人流之中。
街道两旁的店铺早已卸下厚重的门板,敞开门户迎客。绸缎庄的幌子在风中招展,橱窗里堆叠着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在晨光下反射着诱人的光泽;酒楼茶肆里飘出诱人的食物香气,伙计站在门口热情地招揽着生意;药铺门口竖着巨大的膏药幌子;当铺黑沉沉的柜台后面,朝奉的眼神透着精明与冷漠;更有各色小吃摊、杂货摊、算命摊、代写书信摊,沿着街边一字排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铁器敲打声、车马碾过青石板的辘辘声……汇合成一股巨大而嘈杂的声浪,无休无止地冲击着耳膜,宣告着这座城池旺盛而冷酷的生命力。
“走,铁柱,先去府学报到。”李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撼,转身对张铁柱道。忠叔已将府学报到的具体章程告知他们,今日是验看文书、领取考牌的日子。
两人背上装着县试结票和身份文书的考篮,走出客栈。踏入主街,那股喧嚣的人潮热浪瞬间将他们裹挟。张铁柱如同进了大观园,眼睛不够用似的四处张望,看到远处一座金碧辉煌的酒楼招牌,忍不住咋舌:“明哥儿,那‘醉仙楼’!三层高!门口那柱子,怕不是金子包的?”又看到一个衣着光鲜、由丫鬟仆妇簇拥着登上描金小轿的年轻女子,更是看得呆了呆。
李明虽也心中震动,面上却竭力维持着平静。他目光扫过街边一个蜷缩在屋檐下的老乞丐,破碗里只有几个铜板;又掠过几个穿着打补丁短袄、蹲在街角等活计的力夫,他们粗糙黝黑的脸上写满生活的艰辛。就在离他们不远处,一个穿着簇新绸缎、趾高气扬的少年,正不耐烦地呵斥着一个不小心蹭到他衣角的小贩。鲜明的对比,如同冰冷的刻刀,将府城森严的等级和赤裸裸的贫富差距,清晰地刻印在李明心头。科举功名所带来的身份跃升,在这里显得如此现实而迫切。
“别看了,小心脚下。”李明拉了拉东张西望的张铁柱,避开一辆疾驰而过的马车溅起的泥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