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鼓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7章 大刘镇集市,小城市的人,一只鼓楼,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腊月十六,临近过年。
李耀辉站在大刘镇集市入口处,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迅速凝结又消散。他裹紧身上那件已经穿了五年的藏青色棉服,袖口处磨得发亮。好几年了,冬天的棉衣只有两件,这件还是上大学时在小太阳批发市场买的,想着只是去趟郊区,临出门的时候,他把手伸向了更加寒酸的它。
\"耀辉!这儿呢!\"
刘芳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她穿着一件鲜红的中长款棉服,领口一圈人造毛在风中轻轻颤动,下身是紧绷的蓝色牛仔裤,脚上蹬着一双崭新的雪地靴——上周李耀辉刚听她抱怨过车间里的小姐妹都买了这种靴子。她画了眼线的脸上带着笑,正用力向他挥手。
\"咋过来的?732路?\"刘芳小跑过来,自然而然地挽住他的手臂,他身子一僵,微微往外一怔,\"冻坏了吧?走,先带你去吃碗热乎的。\"
李耀辉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不知为何,感觉郊外比城里要冷上两度,刘芳身上浓郁的廉价香水味混合着集市里炸油条的油烟味,让他鼻腔发痒。
\"你剪头发了?\"他轻声问道。
\"好看吗?\"刘芳得意地甩了甩头发,\"厂里新来的小姑娘介绍的理发店,烫染才一百八,市中心起码要三百呢!\"
李耀辉点点头,目光扫过集市上熙攘的人群。大刘镇虽然是省城郊外,但看起来和普通县城没什么两样。低矮的砖房上挂着各色招牌,卖衣服的摊位喇叭里循环播放着\"年终清仓,全场五折\",还没到过年,已经有几个摊位开始售卖红色的对联贴画,几个穿着臃肿棉袄的大妈正围在摊前讨论翻看。空气中弥漫着炸货、糖炒栗子和劣质煤炭燃烧的气味。
刘芳拉着他穿过人群,熟门熟路地拐进一家招牌已经褪色的拉面店。店里挤满了赶集的乡民,油腻的桌面上摆着几瓣剥好的大蒜和用过的餐巾纸。
\"老板,两碗牛肉拉面,一碗多放辣子!\"刘芳高声喊道,然后压低声音对李耀辉说,\"这家我从小吃到大,肉给得比城里实在多了。\"
面上来了,刘芳熟练地掰开一次性筷子,在桌边蹭了蹭毛刺:\"快吃吧,待会带你去逛集市,今天可有好多好东西。\"
李耀辉刚挑起一筷子面,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掏出那部漆面斑驳的诺基亚,使劲摁了两下接听键才勉强接通。这机器最近越发不行,但搬了家,他也不好意思再三番五次去找卢刚。
\"我接个电话。\"他歉意地对刘芳说,起身往门外走。
\"喂,张主任?您说...我在...听不太清...\"李耀辉皱着眉头,不断变换着位置。
\"...那个二床的病人...片子...明天早上...\"电话那头的声音夹杂着刺耳的电流声。
\"好的,明白,我今晚回去就看...\"李耀辉提高音量,引来几个路人侧目。
回到店里时,刘芳已经快吃完她那碗面,正用筷子仔细挑出碗底剩余的牛肉丁。
\"你们医院事儿真多。\"她头也不抬地说,\"周末都不让人消停。\"
李耀辉笑了笑:\"急诊手术排班,没办法。\"
\"这么忙,还加班,一月才3000多?你是不是被骗了?\"刘芳放下筷子,从包里掏出一面小镜子检查妆容,\"你呀,找个明白人问问,看看红包啊,提成啊,怎么要,不可能这年头上手术台才拿3000。\"
李耀辉一愣,没有说话,心里却不舒服。
刘芳却自顾自地继续说:\"我家就在镇西头,今天先不把你往家领了,我想着,咱俩商量好,商量好去见家里人都买什么东西,准备齐全了,再去,今天就带你在这附近逛逛,熟悉熟悉。”
这家的拉面量似乎比城里大,但味道的确不如和庄颜一起吃的那家,碗边里外油乎乎的,百分之百是随便洗洗,李耀辉泛起一阵恶心。
“行,商量商量,你说吧,你觉得买啥好。”
“我想给我妈买台洗衣机。你是不知道,冬天她手都冻烂了,还在井水用搓衣板洗衣服。我们镇上老李家闺女去年就给家里买了全自动的,可把她妈得意坏了。我妈念叨了好久。\"
李耀辉的筷子顿在半空。一台全自动洗衣机至少要一千多,相当于他大半个月的工资。也不是说买不起,但这让他预见到结婚果然是个“大投资大工程”,心里不免一阵紧张,感觉如临大敌。
拉面剩了小半碗,他的胃不舒服,最终还是放下了筷子。
刘芳毫不在意,拉着他走出拉面馆,“走!咱们去镇上卖家电的地方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