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卖货的小运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8章 基地的雏形,终焉噩梦,不会卖货的小运营,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的几天,张林团队的“庇护所”迅速具现化,开始有了“基地”的雏形。李明设计了一套复杂的防御系统,利用岩石、废弃金属和能量结晶,在洞穴口构建了一道能量屏障,虽然简陋,但足以抵挡一般的怪物侵袭。洞穴内部被划分出休息区、物资储存区和能力修炼区。
张林意识到,在这个新生法则区域内,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行动。于是,他决定组织大家进行轮班站岗,确保每个人都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也能保证安全。
在制定轮班制度后,张林还考虑到了资源的问题。毕竟,他们需要食物、水和其他必需品来维持生存。于是,他制定了一份外出搜集资源的规章,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和行动范围。
在执行这些规章的过程中,张林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个新生法则区域内,一些终焉之地原有的死亡游戏规则似乎变得模糊,甚至失效了。
例如,以前他们会被强制拉入各种死亡游戏,而现在,这种情况不再发生。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与游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被系统强迫。
此外,系统那冰冷的催促声也消失了。以前,系统会不断地催促他们去完成任务,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但现在,他们不再受到这种压力,可以更加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
这种变化让张林感到既兴奋又困惑。他不知道这是因为新生法则的影响,还是其他原因。但无论如何,这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
利用这段难得的安定时间,团队成员开始系统地研究和提升自身的能力。李明分析了新生法则区域的能量构成,发现它与他们自身能力所需的能量类型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在这里修炼事半功倍。王芳则在洞穴外的空地上进行体能和战斗训练,她的力量和速度每天都在增长。
张林自己的“均衡者”能力也在这里发生了subtle的变化。他的“危险预感”不再是单纯的对物理威胁的预警,它开始延伸到对“失衡”的感知。当周围的法则能量出现异常波动,或者某个即将发生的事件会破坏这里的宁静时,他都能提前感受到那种“失衡”带来的刺痛感。他的“环境共鸣”也变得更加强大,他能更深入地感知这片新生区域的“脉搏”,甚至能微弱地引导周围的法则能量流动,虽然这种引导非常有限。
团队的气氛逐渐从最初的紧张和恐惧,转变为了一种谨慎的乐观。他们拥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有足够的资源维持生存,还有时间去提升自己。一些新的幸存者也慕名而来,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基地的规模逐渐扩大。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满足于这种“躲藏”式的生存。一些能力强大的成员,特别是那些曾经追逐“造神之地”传说的幸存者,开始感到焦躁。他们认为新生法则区域虽然安全,但也限制了他们进一步提升能力、触碰更高层次“法则”的机会。
“我们不能一直躲在这里,”一个名叫陈峰的能力者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终焉之地是「造神之地」,这里可能是个陷阱,或者只是个低级的区域。我们应该去更深处,去寻找真正的力量!”
张林对此保持警惕。他没有完全否定陈峰的观点,但他强调了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终焉之地不会平白无故给我们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张林沉声说,“我们必须了解这里的一切,才能决定下一步的方向。盲目的追逐力量只会让我们陷入更大的危险。”
他和李明都隐隐感觉到,这片新生区域的“平静”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未知的目的或代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