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月亮上的嘟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0章 司马爱子,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住在月亮上的嘟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京口城头,春风卷着江水的湿气扑面而来。司马师站在城楼上,眺望着远处浩渺的长江,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柄。他年近五旬,鬓角已见斑白,但那双锐利的眼睛依然如鹰隼般炯炯有神。
\"丞相,最新从建业传来的消息。\"军师卫瓘快步走上城楼,手中竹简在风中微微颤动。他比司马师年轻几岁,面容清瘦,眉宇间总带着几分忧色。
司马师接过竹简,展开一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又杀了?这是本月第三个了吧?\"
\"尚书张悌,昨日被孙皓下令腰斩于市。\"卫瓘的声音压得很低,\"罪名是'目无君上'——据说只因张悌在朝会上多看了孙皓一眼。\"
司马师将竹简捏得咯吱作响,指节发白。他转身面向长江,深深吸了一口气,江风中夹杂着鱼腥和泥土的气息。
\"丞相,\"卫瓘上前一步,声音更加低沉,\"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孙皓登基不过三个月,诛杀的大臣已有二十余人。吴国朝堂人人自危,长此以往,不用魏国来攻,吴国自己就要分崩离析。\"
司马师没有立即回应。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到孙皓的情景——那时孙皓才十岁岁,父亲孙和被毒杀后,那孩子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是他司马师收留了这个落魄的宗室子弟,亲自教导他兵法政务。
\"伯玉\"司马师用了卫瓘的字,语气缓和了些,\"孙皓是我的义子。\"
\"可他现在是吴国皇帝!\"卫瓘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又迅速警觉地环顾四周,确保无人偷听,\"丞相,您看看这些被杀的臣子,哪一个不是吴国的栋梁之才?孙皓这是在自毁长城啊!\"
司马师转过身来,目光如电:\"那你觉得应该立谁?孙休那样的?\"他冷笑一声,\"别忘了孙休是怎么对我们的——表面宽厚,背地里处处算计。与其要一个心思深沉的皇帝,不如留着一个对我们心存感激的。\"
卫瓘急得额头渗出细汗:\"可孙皓如此暴虐,吴国民怨沸腾,迟早会——\"
\"他经历家变,对朝臣心怀愤恨也属正常。\"司马师打断道,\"给他些时间,他会明白如何做一个好皇帝的。\"说完,他拍了拍卫瓘的肩膀,\"伯玉,你太过忧虑了。\"
卫瓘望着司马师离去的背影,心中一片冰凉。他喃喃自语:\"不是我在忧虑,是吴国...就要毁在这个暴君手里了...\"
与此同时,淮南魏军大营中,老将胡遵正对着沙盘沉思。他已是古稀之年,白发苍苍,但腰背依然挺得笔直。营帐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呼喝声,整齐有力。
\"胡将军,陛下的密令。\"扬州刺史陆凯掀开帐帘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卷绢布。
胡遵接过密令,展开一看,眼中顿时精光暴射:\"八月初一...灭吴!\"他声音微微发颤,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年迈。
\"正是。\"陆凯点头,年轻的面庞上写满兴奋,\"陛下已命襄阳宗预攻荆南,霍弋与秦朗取交州,我们东线主力直指建业。\"
胡遵的手轻轻抚过沙盘上代表建业的小旗,眼中浮现出凌烟阁的景象——那是供奉开国功臣的地方。他这一生征战无数,却从未有机会参与灭国之战。
\"我胡遵七十有三,本以为此生再无大仗可打...\"老人声音哽咽,\"没想到老天垂怜,竟让我能在入土前,亲手完成这一统大业!\"
陆凯也被感染,郑重抱拳:\"将军定当名垂青史!\"
\"报——\"亲兵在帐外高声道,\"征东将军诸葛诞到访。\"
胡遵与陆凯对视一眼,迅速收好密令。帐帘掀起,诸葛诞大步走入,他四十多岁年纪,面容刚毅,一身铠甲铮铮作响。
\"二位在商议什么机密,连我都要通报才能进来?\"诸葛诞似笑非笑地问道。
胡遵哈哈一笑,掩饰道:\"不过是些粮草调配的琐事。孔明来得正好,我们正需要你的建议。\"
诸葛诞目光在沙盘上扫过,又看了看二人神色,心中已猜到七八分。但他不动声色,只是笑道:\"胡老将军客气了。不知近日可有京师消息?\"
陆凯接过话头:\"听说陛下近来身体欠安,朝政多由三台处理。\"
诸葛诞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很快恢复如常:\"原来如此。对了,我部新到一批荆州降卒,其中不乏善战之士,正好补充我军兵力。\"
三人各怀心思地讨论起军务,帐外夕阳西下,将大营染成一片血色。
襄阳城头,宗预正与几位年轻将领巡视防务。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曾是蜀汉有名的猛将。
\"宗将军,您看这投石机布置得如何?\"说话的是赵广,蜀汉名将赵云之子,三十出头,眉目间依稀有其父风采。
宗预检查了一番,满意地点头:\"不错,角度调整得很精准。关统那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