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万能工厂初号机
清汤八爪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9章 万能工厂初号机,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清汤八爪鱼,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不过,他现在压根就没有那些时间去证明那些数学难题。
当然,现在唯一的麻烦就是他脑子过于疲劳,不得不连续休息几天。
之后,他又将物理学从903分提升到了945分。
为此他消耗掉了点自由分数。
而他现在就只剩下312点自由分数。
虽然没能将物理学提升到1000分,但这次提升带来的好处也是不小的。
越往物理学顶点靠近,赵小侯对于物理的理解也就会不断提升。
和数学提升到1000分一样,物理学提升到945分之后,他对万能工厂技术补全里出现的一些难题,也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最初在尚未正式补全万能工厂技术的时候,使用自由科研点来补全这套技术的话,需要花费4万点。
而在赵小侯将数学提升到1000分,将物理提升到945分之后,使用自由科研点来补全这套技术,就只需要花费3000点了。
基础学科分数提升带来的好处,由此可见一斑。
也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小侯补全万能工厂技术的速度飞快。
仅仅只用了2个月,他就将万能工厂技术从最初的47%补全到了75%。
之后又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将万能工厂技术补全到了百分之百。
如果赵小侯没有提升数学和物理的话,这万能工厂技术的补全虽说比较容易,但至少需要9个月以上。
速度提升了3倍以上。
有一说一,如果赵小侯将工程机械等等学科也提升一下的话,这个速度会更快。
不过话说回来,之前赵小侯自己研究的山寨版万能工厂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至于现在的学科分数,赵小侯感觉也暂时够用了。
在1号智能AI调动海量算力将万能工厂技术进行了一周模拟测试之后,赵小侯看着报告还是很满意的。
随后他亲自带队,1号智能AI辅助,花费了一个月时间,将万能工厂初号机试制了出来。
将一些工业技术资料输入这台大小也就只有3米左右的万能工厂初号机里之后,万能工厂就开始初次运转测试。
在经过一周时间的运转测试之后,这台万能工厂的测试实验结束。
测试实验结果证明,这台万能工厂能够制造直径上限为30米,下限则是5纳米。
很显然,这不足以让赵小侯满意。
毕竟这台万能工厂仅仅只是初号机。
想要让其达到赵小侯的预期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升级。
但接下来的研究,他就交给专门成立的万能工厂项目组了。
因为他接下来需要将时间用在戴森云计划上。
因为戴森云计划实际上乃是大夏科技跃升的能源基础!
反物质制造机现在已经改进升级2次了,一个反物质制造机现在每天能够产出的反物质已经提升到了0.5克。
简单来说,这个产能也勉强够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