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8章 西北基业十,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北阳玖,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巳时一刻的瓜州城,仿佛被煮沸的汤锅,马嘶声、军令声、甲胄碰撞声交织成一片,各军营人马如潮水般朝着北门涌动。

街道两侧,百姓们或扶老携幼,或踮脚张望,眼中既有对大军出征的敬畏,又带着几分好奇。

得益于瓜州衙军每日不间断的巡逻,加上韩贵茂铁面无私的执法,即便数万军役云集于此,却鲜少出现扰民之举,让这座边陲之城在动荡中仍维持着微妙的秩序。

早在八月十日丑时,圭圣军的文书帐内便灯火通明。二十余名文吏埋首案牍,将收集来的山川地理、粮草储备、驿站分布等资料逐一梳理整合。

他们在泛黄的地图上反复丈量,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终于赶在破晓前编制出一份涵盖行军路线、粮草供应、宿营安排等内容的西北联军北上行军方案。

谭威接过方案时,烛火在他眼下投出浓重的阴影。他逐字逐句审阅,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提笔批注。

当看到\"途经盐州需绕行百里\"的建议时,他重重地在旁边画了个圈:

\"盐州周边多有蒙人与可萨暗通款曲,此路断不可行。\"

经过两个时辰的调整,这份凝聚着众人心血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

寅时的梆子声刚落,班州都督何术和靖安军督将曲延超便收到了这份方案。何术展开卷轴的瞬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从收集资料到成稿,不过几个时辰?这效率,当真令人惊叹!\"

曲延超则反复核对行军里程,嘴里喃喃自语:

\"六天急行军到营州,若粮草补给能跟上,倒是可行。。。\"

两人不敢耽搁,立刻命传令兵召集各部将领,开始部署行军准备。根据方案规划,联军将先佯装出瓜州前往辟州补粮,以此掩盖真实行军意图。

待出了辟州地界,便沿着黑林河东岸的隐秘商道北行。这条商道虽崎岖难行,却能绕过与可萨人勾勾搭搭的盐州,直奔波向营州。

按照测算,若保持每日八十里的急行军速度,六日后便能抵达目的地。

行军序列的安排更是暗藏玄机,前锋营由土字营二百名侦骑组成,他们如同大军的眼睛,负责探查前路敌情。

前军以靖安军为主力,承担开路先锋之责,中军则由圭圣军与一千西北联军独立军构成,这是全军的核心与支柱,后军由班州军垫后,保障大军的后方安全。

然而新组建的西北联军独立军内部却也是暗流涌动,徐悠握着谭威授予的调令,眼神中既有兴奋又有忐忑。

他知这支队伍仓促成军,内部矛盾重重,若不尽快掌控,随时可能生变。于是以西北行营督署的名义,迅速下达人事调整命令。

将原正副将军平调到后部闲职,美其名曰\"压阵\",实则是为了将关键位置换上自己的心腹。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兼任第一营主将,将这支队伍的精锐牢牢攥在手中。徐悠一边合计着下发的调令,一边在临时搭建的帅帐内来回踱步。

西北联军独立军刚刚组建,人心浮动,若逼的原辟州军将领太急,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他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提起狼毫,在空白的委任状上写下一连串名字。

江流洋,被任命为副将军。此人作战勇猛,且对圭圣军忠心耿耿,在开州时便与徐悠并肩作战,是徐悠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杜博兼任第二营将军,他箭术超群,曾在一次突袭中,于百步之外一箭射杀敌方将领,威震三军。

刘世绪为第二营副将军,其心思缜密,善于谋划,常能在关键时刻提出独到见解。白秋景,这个让谭威特意安排的年轻军官,被任命兼任监台。其精湛的骑术和冷静的处事风格,让徐悠意识到此人必将成为军中的重要力量。

姜达东同样被任命为副将军,协助管理军务,他在军中威望颇高,作战经验丰富,有他相助,徐悠心里多了几分底气。

任命状下发后,军营里不出所料的炸开了锅,部分辟州军将校心中满是不满,他们本是邹峰的旧部,如今一朝换主,还要接受这些“外来者”的领导,心中的怨气可想而知。

一名偏将私下里抱怨道:

“这徐悠也太霸道了,说换人就换人,当我们辟州军是软柿子不成?”

可当他想到谭威亲自下令鞭打邹峰的场景时,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谭威在西北军中的权势如日中天,邹峰虽为一军主将,触犯军规尚且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这些小人物又怎敢反抗?只能无奈地接受改编,将不满深埋在心底。

与将校们的不满不同,普通军士们却因待遇的提高而暗自高兴。徐悠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宣布,从即日起,西北联军独立军的待遇与圭圣军一样,每人发十两补饷!

此令一出,军营中顿时响起一阵欢呼。要知道以往辟州军的饷银不仅少,还时常拖欠。如今不仅饷银翻倍,还能按时发放,这让军士们喜出望外。

在饮食方面,早餐每人能分到两个馍和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粥,这对于常年在军中忍饥挨饿的士兵来说,已是极大的改善。

更让他们兴奋的是,每人都换上了崭新的圭圣军制式铠甲,手中的兵器也得到了更新,不仅分到了三十支铁箭,还配备了制弩。

而第一营更是因集中了两百张特制弩箭和火铳,被改编为精锐弩营,成为独立军中的王牌力量。

十月十日晚,秋景接到调令时,正在校场练习骑射。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身上,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韩贵茂匆匆赶来,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

“秋景啊,你可知这一去凶多吉少?我打算找谭督帅说说,把你留在瓜州,也好有个照应。”

秋景勒住缰绳,翻身下马,珀色的眸子望着远方:

“韩叔叔好意,秋景心领了。但我意已决,定要随军北上。”

她顿了顿,声音微微颤抖。

“您也知道,我母亲只是父亲的妾室,在府中地位低微。父亲战死后,家宅对我而言已无留恋。我今年十九岁,若回京师宅府,婚事必定不由自己做主,主母早就盘算着把我嫁给那些糟老头子,换些好处。与其回去过那安稳却憋屈的日子,我宁愿在战场上拼出一条血路,就算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韩贵茂望着她决绝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她的决定。

事后秋景摩挲着调令上的朱砂印,烛火在她眼底明明灭灭。铜镜里束胸布将少女曲线勒成平板,两撇用炭灰黏上的小胡子歪歪扭扭。

她对着镜中人冷笑,主母想拿我换姻利?做梦。自父亲黑乐山战死后,她这个庶女在府中会越发艰难,主母只会将她做为一件待价而沽的货物。如今这道调令,倒像是老天爷赏的生路。

次日踏入独立军大营时,秋景刻意勒马进营,按军规下马后也将靴跟踏得震天响。谭威扫过她时,她心跳漏了半拍,却见对方只是点点头:

\"好好协助徐将军。\"

这关算是过了,她暗暗松气,转身投入粮草辎重的事务中。账簿在她手中翻飞如蝶,库房盘点细致到每捆草料的损耗,连最挑剔的军需官都忍不住称赞:

\"将军年纪轻轻,办事倒有老吏风范。\"

后来徐悠盯着秋景核对粮草清单的背影,总是无意识敲着桌案。谭威亲自安排的人,却查不到半点底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港综:西装暴徒,开局爆兵推洪兴

橘子y鱼

快穿之顾七七搜刮物资她上瘾

雪花霜叶

末世也得遵纪守法

师爷倪

星辰剑仙

妖月七少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靖字辈

混沌修仙路

紫云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