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爷要赚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章,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爷要赚钱,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臣也有补充!”另一位御史王承宣颤着声音道,“据臣收到的消息,谢清风竟放言箭矢不认人的这般言论,他哪有半点父母官的样子?他这是将陛下推行的仁政抛诸脑后,在临平府一手遮天,把治下百姓当作砧板鱼肉!不严办此人,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陛下,臣恳请立即革除谢清风官职,押解进京受审!”谏议大夫陈正明同样激昂陈词道。
“若不及时处置谢清风,此等酷吏之风一旦蔓延,万一各地官员有样学样,我朝根基恐被动摇!望陛下明察,还流民们一个公道!”
众御史你一言我一语,弹劾之声此起彼伏,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奏疏言辞激烈,将谢清风描述成十恶不赦的罪人,恨不得即刻将其千刀万剐以平民愤。
御史一职历经千年演变,早就已经成为封建王朝里面一股至关重要的监察力量肩负纠察百官,弹劾不法、整肃纲纪之责。
但近些年的圣元朝的朝堂局势相对平稳,尤其是二皇子谋逆一事之后,众官员们行事愈发谨慎,御史台左都御史周鸿儒已经很久没有抓到过实质性的把柄了,他们一个个空有监察之名却无显着功绩。
直到谢清风驱赶流民一事爆发,在他眼中这无疑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弹劾谢清风不仅能彰显自己敢于直言的勇气,更能借此向天下宣告自己属于清流的阵营。
在他看来只有激昂地参上一本,痛斥谢清风的行为才能证明自己坚守正义和心系百姓,这样才能在官场舆论中站稳脚跟与浊流划清界限。至于谢清风的事件背后是否另有隐情,谢清风的决策是否出于无奈,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借此时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维护他们清流的名声,御史台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周鸿儒刚开始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还有点不信,真的有官员会如此目无朝廷纲纪吗?
他连夜派人去核实事情的真相。
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人!这件事情居然是真的!
真的不能再真了。
谢清风当着一两万难民的面亲自拿弓箭射杀百姓,还亲口说让难民们离开临平府,还得退至少十里路。
周鸿儒直接狂喜。
这不是把政绩送到他面前吗?
御史台右都御史已经空了许多年了。
或许借着这个机会,他这老头子还能再往上升一升。
周鸿儒立马发动下属参倒谢清风,他很是了解他的这些下属们,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是绝对不会动弹的,爱惜羽毛得很。
但若是有了实质性的证据......
谢大人......只好对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