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破辽大捷喜中含忧
王文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5章 破辽大捷喜中含忧,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王文达,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半个月之后,潘老大被砍了头,他手下的老二和那八个小头目分别被判了终身监禁到十年不等的徒刑。
本来,宋大龙这个名字,在大宋朝广袤的土地上,除了曾经在青崖寨一带有过一阵轰动,而在山东和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反响,尤其是在他的老家郓城和济州府一带,没有几个人知道宋大龙,也不知道宋江有这么一个儿子。宋江和梁山军被朝廷招安这事儿,自然是当时轰动朝野的重大事件。而宋江被招安之后率军去破辽,随着时间的推延,官府和民间的议论和传说也渐渐地淡出了话题圈。可谁都没想到,过了不几天,郓城就发生了那么大的一件事,盘踞在金线岭一带、猖獗三年之久的潘老大竟然被宋江的儿子给灭掉了。
宋江的儿子?宋江有儿子?这是当地人听到此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可一经求证,不但有儿子,而且这个儿子还特有能耐,听说不比宋江差。要不,咋能轻而易举就灭掉了威震全县及郓城周边地区的潘老大?一时间,在郓城县和济州府,宋大龙的风头大大的盖过了他的老爹宋江。不论官场上还是民间里,对宋大龙的评价,那都是一个赞服。特别是当时在现场的有乡长、保正,还有村里有声望有地位的老人,当然还有那几个药贩子,也就是县里李押司的朋友,也悄悄跟在潘老大后面看了个仔细,这些人都成了他的义务宣传员。
老话说,捎话不如传话快,宋大龙的事迹很快便在全县全州传得沸沸扬扬,甚至东京城里都有传说,因此宋大龙成了名人,县里从县令县丞师爷到都头押司,都争相来跟宋大龙拜把子交朋友,但是宋大龙听铜锁的话,朋友可以交,把子不能拜,因此大龙跟谁都不拜把子,倒是宋大龙的府上,那是热闹非常,经常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这样的情形和这样的生活,确实是大龙所没有想到也没有料到的。正因此,大龙的日子过得很是惬意。他不缺钱不缺粮,现在又不缺社会地位,还不缺朋友,并且这朋友可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人脉资源。不仅如此,水仙和二夫人的地位也在水涨船高。那县令都派人来专门请大龙带着两个夫人,去县里作客,见过了县令的夫人,县令的夫人也到宋家村来过一回。乍一看,这两家好像走成了亲戚。
舒服的日子似乎过得分外快。匆匆忙忙间,八个多月过去了,转眼已经来到了这年的冬月底。在这八个多月里,大龙不断接到郑仁义和铁腿派人报送来的梁山军消息,也有朝廷那边的消息,但是大龙最最关心的当然是梁山军的消息。
大龙所得到的梁山军消息,都是梁山军获胜的好消息,每次都是梁山军大捷,先是檀州大捷、幽州大捷、 宣城大捷,总之,梁山军所到之处,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后是燕山府大捷。这天,也就是这一年冬月底这天,大龙收到了一个特别重大的消息:梁山军收复燕山府,已将辽国军队彻底打败,辽国国主已经向宋朝投降,眼下朝廷正在跟辽国谈判受降事宜。
当时大龙正在跟铜锁守在火炉前,一边烤火,一边谈笑风生。得到这份情报之后,大龙看完那份情报,立即递给了铜锁,自己则腾地一下站起身,离开火盆,在屋里转起圈来。这一回他转圈的速度格外快,两手不停的搓动,脸上溢满了笑容。只转了不到两圈,铜锁也已经看完站了起来,两人的眼神一交汇,几乎同时说到:“好啊,梁山军真是太厉害了!”
铜锁说:“你家令尊的确是高,太高了!简直都能算是军神啦!”
大龙说:“我觉得也是。我一直对我爹很不服气的,真的。我就觉得他武功不行,学问也了了,当官吧,就当过一个小小押司,也没啥了不起;论嘴巴头,他比不了人家吴用,论身份地位,他跟人家柴进关胜呼延灼这些人都没法比。可他凭啥能让那么多英雄好汉服他信他哩?我觉得,他就靠了两条。一条就是他为人大方,手里哪怕有一两银子,遇到投机的落难的人,特别是他认为投机的人,他会掰出一半、甚至都给人家,自己一文都不留,就这一条,成就了他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美名,也许正因为这样,人家才叫他及时雨。第二条哩,说实话,我觉得我爹是真有头脑,有智慧。咱们都特别佩服吴用军师,可是打从我第一回到梁山见到我爹,尤其是第二回到梁山,亲眼见了我爹处理的几桩大事,就好比攻打大名府这样的重大事情,都是我爹考虑出来的,有的是他和吴用两个人商量出来的。这么一来,我是真服我爹了。哎你别说,原来我对他的那些恨意啊,对他的那些不满,也许不在他跟前,不挨他训的缘故,现在都轻了不少,甚至快要没有了,相反越来越觉得他了不起、挺伟大英明的呢。”
铜锁满脸带笑的说:“恭喜呀,恭喜总督您有这么一个好老爹,也恭喜令尊大人率军破辽,竟然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辽国给打败了,打的投降了,多么了不起啊!这可是大宋立国以来没有过的呢。”
说到这里,铜锁突然问那前来报送情报、等着回复的人:“这里面没有写明,在破辽过程当中,梁山军有没有损失啊?折损了几个大将啊?”
那人说:“噢,里面没写,我听郑先生说过,梁山军除了李逵叫人家俘虏去了,其他的将领没有一个死的,只有七八个将领,受了轻伤,重伤的也有一个,但也不是特别重;这些将领都是排名靠后的,没有一个超高级将领。”
铜锁一听这话,把拳头在自己掌心里“啪”的拍了一下说,“这才真叫厉害,这才是真正了不起呢!夺取了这么多城池,打败了一个国家十多万人的军队,那辽军那么厉害那么厉害,却被梁山军用七八个月的时间就全收拾了,竟然自己没有折损,真的是太厉害了!总督啊,咱不能不服,不能不服啊!”
两个人站着说了一会儿,然后又坐下来烤着火再说。大龙意味深长的问铜锁:“哎,你说这一回,我爹率领梁山军打了这么大的胜仗,这功劳应该够大吧?我觉得这回我爹他们回到京师啊,皇上肯定要嘉奖,重奖。我爹先不用说,其他的将领都得加封,都得加官进爵吧?那好处还不得大把大把的?”
大龙说完这话,满心期望铜锁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且跟他的看法会完全一致。可没想到铜锁竟然变了脸色,变得有有些忧郁起来。连眨了几下眼睛,并且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总督啊,古人有句话,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存呢,这意思自然是说,好事儿往往会变坏事,当然,”
“这句话我知道,也是从书上读来的,可放在这事上,合适吗?是不是应该算张冠李戴?”大龙突然打断铜锁的话,有些不悦地说着就又要起身,却被铜锁拉住手按下了。
铜锁说:“总督你听我说,你不必着急,我只是在说一个道理。令尊率梁山军打的这一场世纪之战,可是一场伟大的战役,大宋朝何曾有过这么光鲜亮丽的时候啊?只有在令尊手里,创造出了这样的奇迹。仁宗的时候,打不过人家辽国,只得跟人家签下了‘澶渊之盟’,从此年年给人家上贡,一直让人家辽国人随意拿捏,叫人家辽国一直压的抬不起头、喘不过气来。这回,在令尊的手上,把辽国打败了,这当然是不世之功啊,是伟大的、惊天动地的大功。不用说,就连小孩子也会认为应该嘉奖重奖,应该加官晋爵。可是,再细想想,我怎么又觉得这事未必会那么好呢?现实会不会打脸?最起码可能不会像咱期盼的那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