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壮士不复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5章 内心煎熬,拒绝践踏天之骄子,美少女壮士不复返,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怕死不是罪,可当“贪生”需要用万千冤魂的哀嚎来换时,那些被他奉为圭臬的“仁义礼智”,此刻都成了贴在懦夫脸上的金箔,在真相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

就像此刻李清欢悬在竹笺上的狼毫,既想落下写下圣贤之言,又怕那墨点晕开后,显露出的全是自己懦弱的真相。

李清欢忽然想起年轻时在书院与人激辩“舍生取义”的场景,那时他拍案而起,说读书人当如精卫填海,明知不可为也要衔石赴渊。

可如今对着铜镜,他看见鬓角新添的白发像浊浪河岸边疯长的芦苇,而镜中人眼底的浑浊,早没了当年那个敢指着星河说“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清亮。

或许是这些“圣人言”,他从未真正将“求生”纳入君子之道的范畴,因而觉得惭愧。

他不是傻子,对这些修士非要追着自己没有一点感想,作为阵眼之一,他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存在的某种意义。——就像悬在城头的更鼓,既是报时的工具,也是随时会被战火焚毁的牺牲品。

他或许该做个甘愿牺牲的人,但是世俗的牵挂和死亡的痛苦却时时刻刻萦绕着他,他在取舍间糊涂也清醒的挣扎,煎熬。

若是问起阵法更深层的秘密,他知道的不多,什么背后推手,他也不清楚......不过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根本没想过去知道呢?

当那个年轻人说“先生怕是耽误了自己活命吧”,他不得不承认,喉咙里泛起的腥甜,比当年洪水灌进肺腑时还要难受。

圣贤书的字字句句,他曾恨不得用一生去解读,拿血肉寸寸丈量。

那些刻在竹简上的箴言、写在宣纸间的典故,在他眼中曾是照亮世间的明灯,是指引灵魂的罗盘。

他如虔诚的信徒,每日清晨对着初升的朝阳诵读经典,夜晚伴着昏黄的烛火批注典籍,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感悟都倾注在这字里行间。

可此刻抚摸着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批注,却惊觉自己始终在文字表面打转。

那些关于气节的章句,他能倒背如流,每一句都信手拈来,与友人高谈阔论时,更是能旁征博引,将其中深意剖析得头头是道。

然而,当面对生死抉择,当真正的危难如浊浪般扑面而来,他却从未能真正触碰其背后支起的傲骨脉络。

或者说,他不敢触碰。

在每个辗转难眠的深夜,他也曾问过自己,如果真的到了需要为大义献身的那一刻,自己是否能如书中所言,慷慨赴死?

可每一次,这个问题都会被他用对未完成注疏的牵挂、对蒙童们学业的担忧所掩盖。

他像一只鸵鸟,将头埋进成堆的典籍里,以为这样就能逃避内心的恐惧。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平日里最引以为傲的清贫风骨,此刻竟成了掩饰懦弱的遮羞布。

那些精心浆洗的旧襕衫,那些批注工整的典籍,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粉饰太平?

李清欢突然笑出声来。

那笑声干涩如枯井里的回音,惊飞了窗棂上的麻雀。

他自诩饱读春秋大义,可当真正的“弑君”即将发生在象生城,当万千百姓成了祭坛上的牺牲,自己却连“提笔”写下真相的胆量都没有。

那些被他反复钻研的微言大义,终究只是象牙塔里的空谈。

廊下传来蒙童们背诵《诗经》的声音,“彼黍离离”四个字被稚嫩的嗓音拖得老长,却像根细针戳进李清欢的耳膜。

他曾无数次在课堂上讲解这首诗,说那是周大夫见故国衰亡的悲怆,可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悲怆不是看见废墟,而是明知自己脚下踩着的正是万人枯骨垒成的地基,却还要领着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念“知我者,谓我心忧”。

案头堆叠的《礼记正义》忽然散发出浓重的霉味,那些蝇头小楷的批注里,“克己复礼”四个字被虫蛀了个洞,露出底下泛黄的纸页,像极了他灵魂里那个不敢触碰的窟窿。

凭着哀切,那些修士似乎是放他一马了,眼神好像也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他们眼底的悲悯像暮春的雨,无声无息却湿透了他浆洗得笔挺的襕衫,让藏在补丁下的肩胛骨都泛起冷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果宝特攻似乎正参加副本的样子

苦黄连

重生反派,系统绑定了女主角

空荧

站着

作者qfr李青云

满门恋爱脑,团宠师妹被迫修罗场

月巷猫归

快穿:娇娇美人靠生子系统杀疯了

沐沐卿卿卿

为人师者之赤篇

xxx某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