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洛阳城
燕城河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洛阳城,开局即亡国,什么?我是慕容冲,燕城河塞,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晋如火如荼的进行秦淮河方案,只是关于建康宫城的修建仍然没有通过朝议。
慕容冲没有着急,秦淮河方案可以给他带来巨大收益,建康宫城又不能,又不是他去住,
慕容冲知道建康宫城项目的反对者尚书令王彪之的身体已经不行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一去世,朝廷大臣唯一压制谢安的人不复存在,谢安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三省长官,也就是宰相。
到时候谢安必定强力推行建康宫城项目。
目光回到北方:
邺城文会结束后来朝贡的各国使节各部落使团先后离去。苻坚在邺城先后召见了关东各州长官好生勉励。
苻坚这个人出身氐族即便重视汉文化,但同以往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一样始终对汉人有所提防。
苻坚时代的前秦三省中枢长官里面王猛(尚书令、中书监)权翼(尚书仆射)薛赞(中书侍郎)苻融(侍中、中书监、录尚书事)梁谠(侍中)李威(尚书左仆射、侍中)梁平老(尚书右仆射)
王猛、权翼、薛赞是汉人,薛赞为中书侍郎长期任职。
关东士人先后进入王猛幕府、苻融幕府、苻丕幕府。
春,二月,秦以清河房旷为尚书左丞,征旷兄默及清河崔逞、燕国韩胤为尚书郎,北平阳陟、田勰、阳瑶为着作佐郎,郝略为清河相,皆关东士望,王猛所荐也。
毫无疑问这些汉人没有进入前秦三省中枢,房默、崔逞先后进入幕府,仅仅一个房旷为尚书左丞但没有任何升迁记录。
却说苻坚从邺城返回途中停驻洛阳。
此时的洛阳已经不复汉魏旧时,永嘉之乱后,汉人十去八九,大量人口南迁或死于战乱。
洛阳长期处于各国争夺中人口难以恢复、经济凋敝。前秦在 369 年夺取洛阳后,苻坚推行移民政策,将周边人口迁入以充实城市。直到此时洛阳城市功能以军事和政治为主,经济自主性较弱。
洛阳素有 “山河拱戴,八关御敌” 之称,北临黄河,南依伊阙,西控函谷,东据虎牢,天然形成防御屏障。前秦沿用汉魏洛阳城的防御工事,包括高约 12 米的夯土城墙、护城河及金墉城等附属堡垒。城西北的金墉城是核心防御据点,可屯兵储粮,俯瞰全城。
前秦在洛阳长期驻军,369 年苻坚命邓羌驻守金墉城。377 年前后,洛阳驻军规模约数千人,负责拱卫东部边境,防御东晋及潜在叛乱。此外,洛阳周边设关卡,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
洛阳城西北金墉城,苻坚扶着城头斑驳的夯土,指尖划过墙缝里新生的蓬草。风卷着黄河的腥气掠过高耸的雉堞,将他的锦袍下摆吹得猎猎作响。
极目处,伊洛二水如银带绕郭,函谷关的轮廓在西天际若隐若现,虎牢关的烽燧在东南原野上渺如星火。
“昔年左思写《三都赋》说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可转瞬间,只剩这夯土里的白骨,墙根下的衰草了。”
清河轻轻走到苻坚身侧,裙摆被风拂起,如沾露的玉兰。她没有急着开口,只是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远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