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城门,小族长的奋斗,清河小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长子在安顺城外晃荡了两天,却始终进不了城。不过,他倒也不是一无所获的,因为通过打探,已经差不多可以确定那位从京城下来,主持赈灾的周姓大官如今确实是在安顺城内的。刘长子之所以对其如此关注,倒也非无的放矢的。西南地区自受灾以来,朝廷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救灾,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做的其实还不错。尽管旱情始终未有缓解,却始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受灾民众的民生需要,至少是不会饿死人。然而,到了半年前,情况便开始突然间恶化了,流民开始大量又迅速的增加,各种各样的混乱开始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刘长子也不清楚发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过,凭心而论,确实是因此,刘千斤、李胡子等人才得以借势揭竿而起,并迅速的发展壮大的。
而就在义军急剧扩张的态势下,随着这位京城周姓大官的到来,西南地区的形势却又突然开始慢慢的缓和下来了。尤其是,刘长子在各地亲身走过一遭后,便更加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许多地方的局势确实是在持续向好的。当然,所谓的向好指的是对于朝廷一方而言的。相对的,于义军而言,这事儿显然就不太友好了。特别是在罗东镇的所见所闻,让刘长子深切地意识到,若是所有的地方,都像罗东镇那样得到妥善的赈济,那么义军怕是再难发展下去的。而这一切的转变,追究源头的话,显然是从那个周姓官员的到来开始的。
在意识到这个人的关键,明白到他对于义军的巨大威胁之后,刘长子才想要去找到他,除掉他。只不过,他当然也知道这个事儿没那么容易的。果然,当他到达安顺城外,并打探到那人此时此刻正在城中的消息后,便遇到了第一个难题:他们,进不了城了。
不过,经过这两天的踩点观察,安顺城门倒也不是完全不开门的。偶尔还是会开启城门,供人进出的。只不过,时间都很短,而且出入的大多都是兵丁、斥候、捕快之类的。即便是有一些其它身份的人进出,也都是在士兵的陪同下的。因此,进城的机会还是存在的,只是对刘长子等人而言,显得过于渺茫了。不过,刘长子并不灰心,机会既然存在,那便耐心等待,不见得等不到的。
就在刘长子一直在苦想进城的办法,耐心等待进城的良机时,一辆由十二名骑士护侍的马车正朝着安顺城南门不断的接近着。那些护卫,一个个都是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穿着统一的劲装,就连马儿都雄赳赳的,由此便也能知道马车里的人绝对是身份不凡的。刘长子仔细看去,马车固然豪华无比,但车厢帘幕低垂,看不到内中玄虚,不过车厢上刻着一个“高”字,那应该便是马车主人的姓氏了。
刘长子皱眉思索良久,却始终想不出“高”家是哪个西南的大人物家,印象中西南地区好像没有姓“高”的狗大户啊!可是,就这排场,那也绝对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就光是那十二个骑士,那就绝对不是什么小户人家供养得起的。如此的话,坐在马车里的,倒极有可能是官面上的人呢。
见到那辆马车径直朝着城门而去,聚在南门周围的那些饥肠辘辘的百姓,有不少人便已然不自觉的跟了上去,估计是想要去讨点吃的。刘长子见状,便赶紧招呼自己那几个同伴,也跟着围了上去,想着或许可以找个机会制造点混乱,然后偷进城去。
马车在城门前十丈许处停了下来,护卫的骑士,其中一骑则越众而出,来到紧闭的大门前,透过门上的一个孔洞与里面的守门士兵交涉着。而眼见这辆华丽的马车停了下来,周遭的百姓便蜂拥向前,将其围了起来。而一场意料之外的混乱,也将接踵而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