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爬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父亲……我来了!(第一更),顶替我高考状元?我扛匾跪军区,口爬鱼,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父亲……我来了!(第一更)

江为国想着,思绪却飘向了江南省。</p>

江为国和父亲分开了几十年,仔细算算,将近六七十年了。</p>

当初,江为国寻找江叶无果,江为国还以为江叶已经去世了。</p>

其实很正常。</p>

在当时的抗战环境,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定不牺牲?</p>

别说是江叶了,哪怕是再高级的大佬,也做好了牺牲殉国的准备。</p>

所以,江叶就算真的牺牲了,也正常。</p>

……</p>

在悲痛之余,江为国给江叶立了衣冠冢,还做了牌位供奉在家里。</p>

江家人每天早上,晚上,都要给江叶敬香。</p>

无比虔诚。</p>

毕竟,江叶是他们的曾祖,</p>

这种情况,和赵正平还不一样。</p>

赵正平一家虽然也供奉江叶的牌位。</p>

但是江叶并不是赵家的祖宗,只是赵家的恩人。</p>

这从亲疏关系上,江为国要更加和江叶亲近。</p>

……</p>

江为国和妻子结婚后,育有一子一女。</p>

女儿江听澜是大夏第一批科学家,目前依然在岗位上发光发热。</p>

江为国的儿子江听海,目前是陆军“大校”。</p>

40多岁的大校,也算是年轻有为。</p>

毕竟,“大校军衔”号称“准将”。</p>

等资历够了,提升少将是手拿把掐。</p>

……</p>

而最牛逼的。</p>

则是江为国的孙女江忆业,清北大学毕业,“龙都选调生”出身,目前28岁,在云省某地担任县长!</p>

不错!</p>

没有听错。</p>

28岁,县长!</p>

这个年纪,这个级别。</p>

只要江忆业稳扎稳打,政绩再出众点,前途不可限量。</p>

而江为国之所以给孙女取名“忆业”这个偏带点男性化的名字。</p>

一方面是提醒孙女祖辈创业不易,做人需小心谨慎,稳扎稳打。</p>

另一方面,是纪念“江叶”。</p>

忆业。</p>

也称忆“叶”。</p>

……</p>

有人说,28岁的县长,是不是太离谱了点?</p>

其实一点也不离谱。</p>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龙都选调生”。</p>

在咱们大夏,有一项经久不衰,并且越来越热门的考试。</p>

那就是考公!</p>

很多人把“考公上岸”,当成自己一辈子的目标。</p>

有人考了几年都考不上。</p>

一个岗位只招两个人,但是报考人数有时候甚至能达到三四千人。</p>

这么说吧,能考公上岸的,都是人中龙凤了。</p>

以后出去相亲,那就是第一梯队。</p>

……</p>

而比考公上岸还要牛逼的,就是选调生了。</p>

选调生分为三种。</p>

普通选调生。</p>

定向选调生。</p>

以及最最最牛逼的“龙都选调生”。</p>

选调生是什么意思?</p>

这么说吧,考公上岸你是“吏”,选调生上岸,你就是“官”!</p>

不错,选调生就是为了给大夏储备干部,而准备的考试。</p>

……</p>

而这三种选调生中。</p>

普通的选调生最差。</p>

往往和考公上岸的人没啥区别。</p>

当然,肯定还是优于考公上岸。</p>

其次,就是定向选调生。</p>

定向选调生一般是省里面在本省各大高校进行选拔。</p>

定向选调生含金量就要高的多了,这种起步就和普通考公上岸的人不一样,比普通考公上岸的要高一些。</p>

一些地方的一二把手,很多都是定向选调生出身的。</p>

……</p>

最后,就是顶级的“龙都选调生”了。</p>

龙都选调生,不是谁都有资格去考的。</p>

龙都选调生考试不对外公开。</p>

只有国内三十几所985,以及部分211高校,才有资格推荐学生去考试。</p>

能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的,无一不是能力,天赋,口才,社交都非常出众的顶级天骄。</p>

而江忆业,就是传说中的龙都选调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竟将元婴老祖挖出来

东厂小太监

失忆后我成了法医大佬

莫小淘

华娱从带资进组开始

书之贤者

龙蛇再起:开局掀我棺材板

三王丰

重返大学:她们都想圈养我

秋收十月

民国:我每月一元秒杀

好人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