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所以爱会消失(求订阅)
小小鱼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3章 所以爱会消失(求订阅),(H)全肉小黄文自慰,小小鱼虾,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爱会消失(求订阅)
所以爱会消失(求订阅)</p>
邓勇闻言非常懂事地补了一句:“张老师,用技术打的,最多只算打手,不算打脸吧?”</p>
“我觉得不太疼。”</p>
打脸分很多种,一种是嚣张跋扈后被打得生疼,有一种是强行打。</p>
方子业的这种,很明显是默默地通过自己的技术,使得之前张老教授的话无所安放。</p>
同样的话,邓勇也同样说过。</p>
张全看了看邓勇,笑着继续进行着椎管的减压手术:“年轻人技术好,这是好事。”</p>
“我开始工作的年代,那时候就只讲技术,谁掌握得技术更多,更高,谁就更厉害,能挣到的钱也多。”</p>
“现在其实也是一样,只是技术的层面更加宽泛,不仅仅是手术技术是技术,其余的,比如说数据统计能力、科研能力、基础实验、动物试验的能力,都可以称之为技术。”</p>
“任何存在壁垒的东西,都可以称作技术。”</p>
“小伙子,加油。好好干,争取让其他方面的技术,和你的临床一样优秀…多发几篇文章,争取多发点论著类型的高分文章,七八分啊这样子……”张全还只是停留在方子业一年前毕业答辩时的记忆。</p>
在张全看来,要适应如今这个年代,仅仅只有技术,肯定是不行的。</p>
不过,张全教授的话才说完,他身边的下级就低语了一阵。</p>
张全咻地一下子抬起了头,看向方子业。</p>
这场面还真就是尴了个尬。</p>
以方子业目前的科研积累,输出力已经非常非常非常强劲了。</p>
张全刚刚的勉励,仿佛是在对一个已经去京都大学读书的硕士说,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能上一个不错的本科,前途可期。</p>
方子业听了都抬起了头,语气玩笑但又诚恳:“谢谢张老师指点!”</p>
张全则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主治和副教授,咂舌起来:“现在的年轻人,都已经这么猛了么?”</p>
张全是真的意外啊,方子业才多大,二十几分的高分文章挂在身上的就不止一篇了?</p>
但凡张全能有一个,他如今可能早就是“长江”了。</p>
方子业也不怕被压死?</p>
“嗯嗯嗯,嗯嗯嗯。”脊柱外科的住院总黄晓明猛地点头。</p>
“张老师,平时科室里的邱主任总是说我们年轻人要雄起,年轻人要雄起,我们都不敢搭话。”</p>
“邱主任是在对标子业呢。”</p>
声音可委屈了。</p>
方子业目前的成就,哪能是普通人可以对标的?</p>
一个外科医生,科研积累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内科科研型博士的科研积累还要雄厚,这TM一般人玩个蛇皮?</p>
内科的科研型博士,不需要学习什么专科操作,只需要学习理论和做科研,没日没夜地待实验室就可以,那也只有非常少数的人可以发十几分的大文章,偶尔会出现一两个甚至可以发nature的。</p>
但她们都是通过时间和资质一起熬出来的。</p>
方子业倒好,专业专业厉害得一塌糊涂,连科研都牛得五大三粗,绝大部分人,面对这样的绝对实力,只有绝望,没有就自己发吧?”</p>
“我们都出了力的大课题文章,就大家一起串。”</p>
“你现在没有单独的实验室,就还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你任实验室里的副主任!”</p>
实验室主任位置,自然是邓勇的了。</p>
现在邓勇任命袁威宏的位置,是当初胸外科洪字礼副教授的位置。</p>
“谢谢邓老师。”袁威宏轻轻点头后语气正式地道谢。</p>
邓勇闻言,一看方子业也还在,但也索性没有再让方子业回避了。</p>
一边又换上了自己的衣服后,一边偏头,语气消沉:“威宏,如果让你后面带着子业,再派你几个人,你敢单独带组么?”</p>
袁威宏不解道:“董老师,还是要走吗?已经决定好了?”</p>
科室里哪里还有带组的位置?除非是董耀辉老教授要离开。</p>
“是的!”邓勇点头。</p>
“我师父他,累了,想回去颐养天年了。也能理解,毕竟他工作的年纪是二十二岁,到如今,已经工作了四十多年!”</p>
“想退休,回去清闲着休息。能理解的。”邓勇道。</p>
说完,三人并排坐在了更衣室门口的长椅子上换鞋,邓勇又说:“刘煌龙不想在科室里带组,他只想挂着急诊创伤中心的名字。”</p>
“所谋并非是成为创伤外科的专科医生。想来以后还是会回到手外科的。”</p>
“除了威宏你之外,还能带组的就是彭隆、陈芳,谢晋元。”</p>
邓勇说到这里,穿好了鞋子先站了起来。</p>
袁威宏则轻抬头说:“邓老师,这三位哥的资历都会比我更厚,我现在想本分之外的事情,还是有点为时尚早了。”</p>
方子业则在一旁,不敢言语。</p>
带组自然是好事,但是有带组的能力才是好事,否则的话,即便是韩元晓教授,如今都是压力满满,差点把自己组带成地级市医院的创伤外科组。</p>
邓勇却对着方子业努了努嘴,意思不言而喻。</p>
方子业听了,内心当时一紧。</p>
“师父,我不行啊。”方子业摇头如拨。</p>
什么年纪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方子业如今怎么可能去带组,他还有很多任务都没有做,要是再跟着带个组,那就完啦。</p>
带组要有什么条件,首先肯定是要把科研的摊子铺起来,自己这边有了想法,学生们就可以把想法转化为实际。</p>
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团队,支持你在临床中敢闯敢干,做一些其他人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是别人还没做的事情。</p>
如果说地级市医院和县级医院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好已经成熟的术式,那么顶级三甲医院的核心任务就是去做不那么成熟的术式,让一些目前有病无处可医的患者,有地可医。</p>
让一些无药可治的疾病,有药可用。</p>
总得有一小撮人,得默默无闻往前走的。</p>
“没让你真正的带组,是让你成为袁威宏的得力助手,你们两个配合起来,比一个副教授再带另外一个主治带组,甚至是两个副教授一起配合带组,都要让人踏实得多。”</p>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雏形。我也不可能让子业你单纯地沦为治病的工具。”邓勇轻轻摇头,眉头紧皱。</p>
袁威宏理解了邓勇的意思,笑了笑道:“邓老师,我知道您觉得如今的带组机会难得,一旦错过,可能会等很久。”</p>
“但我和子业都还年轻,而且我们正好还稍微通一点科研的伎俩,因此,除非情非得已,我不愿意过早地沦为?”</p>
袁威宏谨慎地转头:“您所说的工具。”</p>
工具是什么,是被利用的东西。</p>
比如说,手术刀、缝线等,都是工具。</p>
主刀医师可以用这些工具完成术式,那么在整个医疗的大局面下,一些大佬,就可以将很多医生都转化为‘治病救人’的工具。</p>
虽然要成为这样的工具,都得有一定的基础才行。</p>
可有梦想的人,总不会将自己的人生框定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