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成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转校去求学,一生走到老,邢成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98年深秋的清晨,邢成义背着二十斤小麦站在村头的校车点。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粗布粮袋上的补丁在晨光中泛着苍白。母亲李秀兰昨晚熬夜缝补的针脚还带着体温,父亲邢大勇塞给他的五毛钱硬币在口袋里硌得慌。

校车碾着碎石路驶来,铁皮车身哐当作响。邢成义挤上车,粮袋蹭到前排女生的粉色羽绒服。“脏死了!“女生尖叫着躲开,她的马尾辫扫过车窗,发梢沾着晨光里的尘埃。邢成义缩了缩脖子,把粮袋抱在怀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补丁边缘。

“你也是带粮食的?“后排的男生探过头来,他的粮袋上印着“尿素“字样,里面装的是玉米。邢成义点点头,男生咧嘴笑了,露出缺颗门牙的豁口:“我叫王磊,家在河西村。这破学校,非要拿粮食换饭票,城里孩子带钱就行。“

校车颠簸着穿过灾后的田野,邢成义望着窗外倒伏的玉米秆,想起去年洪水时,自家的粮食也像这样烂在地里。王磊突然捅了捅他:“看,那就是育英小学!“远处的土丘上,两栋米黄色的教学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楼顶的红旗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校门口,邢成义排在换粮票的队伍里。总务处的老师捏着他的小麦,眉头皱成疙瘩:“怎么这么潮?“邢成义喉咙发紧,想起母亲连夜在灶台上烘干粮食的情景。身后的城里学生窃窃私语:“农村来的吧,一股子土腥味。“

“我家的也潮!“王磊突然挤到前面,把玉米倒在秤盘上,“不信你闻闻!“老师被逗笑了,挥挥手给他们开了票。邢成义攥着印有“育英粮票“的硬纸片,听见王磊在耳边低语:“别理那些城里人,咱们的粮食最干净。“

食堂里,蒸汽弥漫中飘着馒头的香气。邢成义盯着价目表:一个白面馒头半两粮票,菜汤免费。他摸出粮票,看见王磊正踮脚够着窗口:“来两个粗面馒头!“旁边的张小雨拽了拽他的衣角:“别买白面,留着粮票换作业本。“

三人蹲在食堂外的台阶上啃馒头。张小雨的粮袋里装的是高粱米,她的辫子用草绳扎着,眼神却像星星般明亮。“我攒够十斤粮票,就能换支钢笔。“她舔着嘴角的馒头屑,“等我学会写漂亮字,要给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写信。“

教室里,邢成义坐在最后一排。英语老师是个烫发的城里女人,当他用浓重的乡音回答问题时,全班哄堂大笑。他缩在座位里,手指把草稿纸搓成了咸菜团。王磊在课桌下踢了踢他的脚,递来一张纸条:“别理他们,你数学比谁都强!“

宿舍的大通铺上,邢成义挨着王磊躺下。月光从窗户斜照进来,照见墙上的标语“知识改变命运“。张小雨抱着作业本进来:“借我看看你的算术题,我有两道没弄懂。“三人凑在煤油灯前,邢成义的手指划过草稿纸上的公式,突然听见窗外传来猫头鹰的叫声。

“你们说,等我们毕业了,还会记得这些粮票吗?“张小雨望着天花板。王磊翻了个身:“当然记得,这可是咱们的血汗粮!“邢成义摸了摸枕头下的粮票本,想起父亲说的话:“学问比粮食更金贵。“他突然坐起来,就着月光翻开课本。

深秋的暴雨说来就来。放学时,邢成义看见张小雨的粮袋落在操场。他冲出去抢收,黄豆大的雨点砸在背上。当他抱着粮袋跑回宿舍时,浑身湿透像只落汤鸡。张小雨含着泪给他递毛巾,王磊突然喊道:“快看!“

窗外的积水里,几个城里学生正把粮票折成纸船。邢成义冲出去,一把抓住为首的男生:“那是别人的口粮!“男生想挣脱,却看见邢成义通红的眼睛里燃烧着怒火。最终,他们羞愧地捡起粮票,向张小雨道歉。

毕业那天,邢成义站在教学楼前。手中的成绩单上,数学是满分,英语也有了明显进步。他望着食堂的方向,仿佛还能看见三人蹲在台阶上啃馒头的身影。王磊拍拍他的肩:“明年咱们还要一起考中学!“张小雨晃了晃手中的钢笔:“我要给爸爸写封最长的信。“

校车启动时,邢成义回头望向育英小学。两栋教学楼在夕阳下镀上金边,食堂的炊烟袅袅升起。他知道,那些用粮食换来的粮票终会用完,但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将成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粮票“,支撑他走向更远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假千金归家,侯府上下悔断肠

九颗栗子

港岛枭雄:从送东风快递开始

酸辣胡辣汤

这剑神有点浪

默行旅人

人在东京,开局售卖伽椰子凶宅

爱吃肉的暴暴

永焰战纪

君不在年少

六男主?恶毒雌性在星际多崽多福

五月晨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