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姜阿山小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是老朱并没有完全放开买名额入学的口子,通过例监进来的人虽然存在,但往往都有特殊原因。</p>

比如说,某地遭灾了,朝廷救灾的粮食一时还没有运过去。</p>

当地的某个大户拿出自家粮仓的全部粮食,捐给官府救灾,然后才能得一个例监的名额。</p>

反之,金陵城里的大户,就算愿意拿出再多的钱粮,也买不到入学资格。</p>

写得不错,可是你吗?”</p>

他淡淡笑问道。</p>

夏原吉尚未开口,旁边的教习已抢先道:“夏原吉确是众多学子当中,文章写得最好的一个。”</p>

朱允熥点了点头。</p>

他隐约记得历史上夏原吉最开始的官职,便是负责撰写诏书。</p>

若非文章写得好,也不会挑选他担任这项工作。</p>

夏原吉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著名的诗词文章,大约是一心做官去了。</p>

这很正常。</p>

喜欢写诗词文章抒发志向的,大多数都是官场不得意的人。</p>

“老师谬赞,学生愧不敢当。”夏原吉应声,态度恭谨。</p>

“本宫身边正好缺少一名文章写得好的人,你既是国子监生员,总是要出仕的。从即日起,就到本宫身边听用吧。”</p>

朱允熥正愁手中能用的人手不足,此际见到夏原吉,当然不会放过。</p>

此言一出,一众学员皆震惊不已,连教习也惊得瞪大眼睛。</p>

到太孙殿下身边听用?</p>

日后便是潜邸之臣,前途不可限量啊!</p>

这名学生,要一步登天了!</p>

夏原吉也激动得浑身颤抖了一下。</p>

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莫名其妙的被太孙殿下看中,就因为刚才最先识破太孙殿下的身份吗?</p>

国子监近八千学员,每年还会新进数千人。</p>

虽说大家都会出仕做官,但其中真正能做到高官者,又能有几人呢?</p>

何况他不过是普通人家出身,想要在官场上步步高升,便更是难上加难。</p>

可如今被太孙殿下选在身侧,一切便不一样了。</p>

眼下太孙殿下便已执掌大明朝政,官员选用皆由他一言而决。</p>

何况如今陛下垂垂老矣,太孙殿下登基称帝,指日可待。</p>

将来的前程……</p>

夏原吉迅速恢复了镇静,磕头拜谢:“谢殿下,学生必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以报。”</p>

朱允熥轻轻点了点头,示意他起来,然后望向教习道:“你刚才说得不对,国子监的学生,就应该读《大明日报》。”</p>

“若是连本朝的大事都一概不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将来如何出仕做官,如何去为朝廷办事呢。”</p>

“国子监为国育才,更应该教导生员们时事政务,学以致用。”</p>

“从明日起,国子监要订阅《大明日报》,供监生们阅读。”</p>

“让大家都能了解朝廷里发生的事,而不是做一个只会读圣贤书,不通时务的酸腐文人。”</p>

“若真让这种人做了官,那便是百姓的不幸,是朝廷的侮气!”</p>

他严厉训斥,教习心头骇然,连连应是。</p>

“太孙殿下英明!”有学员立即高喊道。</p>

其他学员立时响应,欢呼不已。</p>

许多人望向朱允熥的目光,不仅有敬畏,还有深深的崇拜。</p>

眼前这位不仅仅是大明的储君,更是能随手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传奇少年才子。</p>

今日斥责教习,让他们都去阅读《大明日报》,更是让众人都深以为然,更加佩服。</p>

不愧是锐意变革,外界纷纷传扬要实行“新政”的太孙殿下,果然与众不同。</p>

朱允熥又吩咐道:“夏原吉,备好笔墨,替本宫写一幅对联。”</p>

学堂里不缺笔墨,夏原吉连忙执笔,众人顿时都屏气凝神。</p>

太孙殿下的才名远扬天下,却不知今日又会写出何等惊世之作。</p>

朱允熥的诸多事迹,早已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p>

虽然大家都清楚他的年龄,但很多时候,还是很难将他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联系起来。</p>

特别是亲眼目睹的时候。</p>

要知道国子监的监生,大多数年龄都不小。</p>

不少人已经是三四十岁的年龄。</p>

太孙殿下那张稚嫩的面庞与威严的气势交织,让人感觉仿佛眼前之人不是凡人少年,而是神邸降临人间。</p>

朱允熥目光从众多学员身上扫过,开口缓缓念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港岛枭雄:从送东风快递开始

酸辣胡辣汤

直播读心毛茸茸,狂赚百亿赢麻了

款娘娘

继室娇媚入骨:疯批将军搂腰哄

花晓七

彼岸之主

孤独漂流

始于深渊

过十不更

只有雄竞存在的修真界

叶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