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会试结束
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章 会试结束,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会试结束
京中的大夫早就被各世家接走,普通士子想看大夫也看不了。</p>
好在李景明养了两天就大好了。</p>
几人在宅子里歇息了好几天,待养好精神,方才出街游玩。</p>
到底是少年心性,如此热闹时候,自是要好好转一转。</p>
杨夫子也不拘着他们,让周既白也跟着一起去。有陈老虎护着,杨夫子也就安心待在家中。</p>
煮着一壶酒,独自小酌一杯,再捧着本书闲闲翻几页,颇有恬适淡然之感。</p>
这等舒坦日子只持续到下午便戛然而止。</p>
面对站在眼前的人,杨夫子按住跳动的眉眼:“你怎的回来了?”</p>
陈砚道:“没什么好看的,不如回来与夫子探讨文章。”</p>
京城的繁华对于鲁策等头一回来京城的人来说,诱惑实在太大。</p>
可在陈砚眼里,倒是都是人挤人,不如回来将自己会试所做文章默出来给夫子瞧瞧。</p>
回来一看,就见杨夫子如此孤寂,陈砚便深感自责:“是学生考虑不周,竟留夫子一人待在家中,学生该多陪陪夫子。”</p>
杨夫子笑容在脸上彻底消失:“倒也不必如此,我颇为自在。”</p>
陈砚感动不已:“夫子为了让我等安心游玩,竟说出如此违心之语,真是用心良苦,学生必要好好尽自己一份心力。”</p>
不等杨夫子回答,陈砚拿出笔墨,将自己会试的文章一篇接着一篇默出来,递到夫子面前。</p>
杨夫子不死心,还是规劝陈砚:“会试刚考完,你也该放松一二,多出去走走,结交一二友人也是好的。”</p>
“学生一无官职,二无钱财,又有群敌环伺,如何能歇,如何敢玩,先生切莫再劝。”</p>
陈砚义正言辞。</p>
杨夫子仰头,遏制住自己那股突如其来的伤悲,只觉眼前一片灰暗。</p>
良久,他方才认命般低下头,连喝三杯浊酒,再吃了半盘子花生米,便如壮士奔赴考场一般壮烈地拿起了陈砚默好的文章细细看起来。</p>
待到夜幕降临,杨先生终于将文章尽数看完。</p>
良久,杨先生方才缓缓道:“阿砚此次可争魁首。”</p>
这几篇文章均是要求甚高,寻常文章轻易无法入眼,落起卷来快准狠。</p>
会试乃是为国选才,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凡是犯禁忌、文章浮躁者均不可留。</p>
十八房考官,光《诗》就占了五房,《春秋》却只两房。</p>
汤林就是《春秋》房的同考官,此时他的桌下的落卷已堆成一座山。</p>
汤林乃是榜眼出身,可谓才学不凡,其人自有一番傲骨,见文便可知其人。</p>
因此,凡是文章差者,他必落卷。</p>
《春秋》考卷并不多,分到他手里的只有二百多份。</p>
他只需将会试拿出,一一看完,决定是否取中。</p>
一连看了二十多份答卷,竟没一篇文章可入他眼。</p>
汤林暗暗感叹《春秋》一房没落,再往后阅卷时,就抬了一手,凡是能看得过眼的文章,他都先留着,到最后再来统一比较。</p>
可惜即便他多加宽容,能堪堪被捞出的文章也极少。</p>
会试对考生们是精神和体力的双向折磨,对考官们更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