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我中了
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章 我中了,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中了
见到儿子回来,柳氏一喜,也顾不得别人说什么,将麻刀一丢就应了上去,左看看右看看,就心疼上了:“都累瘦了,得杀只鸡给你补补。”</p>
一听到她又要杀鸡,婆子媳妇们纷纷摇头。</p>
真是不会过日子,这就又要杀只鸡了。</p>
“你一个读书人也就靠着抄书能赚点钱,够你考科举的?”</p>
邹氏嘲讽道。</p>
柳氏正要出声,就被陈砚抢先道:“一个月也就挣个一二两银子,堪堪够我读书考科举。”</p>
“一二两银子?!你上哪儿赚去?!”</p>
邹氏几乎是尖叫出声。</p>
陈得福那么好的活一个月也就五百文的工钱,陈砚整日读书,怎么可能赚一二两银子?</p>
若是字写得好,接到抄书的活儿倒是能赚一些钱。</p>
大梁朝虽然刻印技术已经成熟,像是四书五经这等大量卖的书都是刊印出版,就连插画也能刊印,可一些小众的书还是手抄,不少贫困的士子就靠接抄书挣钱。</p>
只是这等的要求极高,字不能写错,还要写得比刊印更好才行。</p>
村里人更是被惊得停下了手里的动作。</p>
农户一年忙到头,除了交税粮和一家子吃喝外,也就能攒一二两银子,攒个二三两已经算多了。</p>
陈砚竟然能边读书边一个月就赚一二两银子?</p>
陈砚倒是诧异起来:“阿奶没告诉大娘我的画很值钱?”</p>
邹氏这才想起卢氏之前提过,后来那个叫孟永长的少爷亲自来催陈家催陈砚画画。</p>
之后就没了动静,她也就把这事给忘了。</p>
这下听到,心里除了强烈的嫉妒外就是后悔。</p>
要是早知道他的画这么赚钱,她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同意分家!</p>
村里的婆子媳妇们沸腾了,纷纷围到陈砚身边,一口一个砚哥儿地叫着,问的全是画的事。</p>
柳氏当即显摆起来:“阿砚读书都是自己赚的钱,咱地里刨食的哪儿供得起。”</p>
“对,家里那些吃的也都是靠他挣回来的。”</p>
“孩子孝顺,不让我和他爹过苦日子,自个儿苦着呐,每天读书够累了,还要熬夜画画挣钱,咱做爹娘的没本事,让孩子受了多少苦累。”</p>
陈砚错愕地看着他娘胡说八道。</p>
家里的粮食都是他爹娘种的,平时吃的鸡蛋和鸡也都是家里养的。</p>
他虽平时并不需要他们给钱,可家里的笔墨纸张都是陈得寿去县城帮他买的,他赚的钱他娘也没要。</p>
因着他读书,柳氏觉得他不能穿太差,每年都要给他做一身新衣服。</p>
这会儿在他娘嘴里,这个家全是他养着了。</p>
不过陈砚也明白,他娘这是为他挣名声。</p>
她一片拳拳爱子之心,他又何必反驳。</p>
婆子媳妇们听得简直眼红,恨不得把陈砚抢回家给自己当儿子孙子。</p>
再想到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纷纷扼腕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p>
等哀叹完自家,又纷纷羡慕起柳氏和陈得寿命好,虽只有一个儿子,比别家三个五个儿子都强。</p>
柳氏被夸得笑眯了眼。</p>
这场景彻底刺痛了邹氏的眼,气得她挑着麻转身就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